「真的做不下去了!我要辭職!」被工作壓榨得憤憤不平時,一天總有100個辭職的念頭。不過換做是蘋果、Facebook、亞馬遜這樣的矽谷IT大公司呢?你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嗎?敲黑板,讓你認清現實的科普文來了,巨頭公司解僱員工可比想像中殘酷得多!
PIP
如果有一天,老闆跟你說:「你可以參加一下PIP了。」千萬別被英文唬住了,老闆不是想提拔你,而是想解僱你。
PIP,全稱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績效改進計劃。矽谷科技巨頭公司裡,PIP機制很常見。當老闆對你的工作不滿意時,PIP會送到你手中,在短時間裡重新考核你。即便很認真地完成了考核專案,最後HR還是會告訴你,你的改進計劃沒有達標,只能乖乖走人了。
據說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蘋果公司就是PIP的忠實「用戶」。很多員工在「改善計劃」後莫名其妙被解僱,甚至最終連到底哪裡不符合要求都不知道。經理只會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你刪除個人電腦裡的所有數據,清理辦公桌,整個過程不能與任何人有互動,甚至與同事說再見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蘋果,除了要有過硬的本事,還要擁有極佳的綜合素質。
而亞馬遜去年也因PIP造成員工壓力過大跳樓死亡,壓力巨大的末尾淘汰考核制度讓這家科技巨頭的企業文化一直爭議不休。據悉,亞馬遜將於今年啟動一個全新的考評程序。
其實無論是在哪間公司,透過PIP被拯救的人很少,絕大部分最終還是要走人。所以,被PIP其實是要被裁員的預警,要立刻考慮找下一份工作。
週五走人
大公司都喜歡週五那天裁人,一大早,員工剛到公司,啟動電腦,發現帳號登不進去,呼叫IT人員。緊接著HR會找員工「談一談」,一起談談的還有公司法律部門員工。別吃驚,員工就是這麼被開除的,與上面經歷的類似,HR或保全會送員工去收拾東西,然後離開公司。
科技巨頭Facebook最擅長的就是解僱員工,它的管理之道即是:要建立一個出色的組織,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實現。第一是非常擅長聘用員工,第二是非常擅長解僱員工。而Facebook就是第二種。佐克伯曾將公司的高階主管如帕克、范納塔等人辭退,要知道辭退功勳員工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不過在人情與Facebook的未來之間選擇,佐克伯毫不猶豫。
遣散費
被意外之財砸中的感覺怎樣?很爽?如果是遣散費呢?一般只有在公司辦不下去的時候,才會有這筆額外之財。一邊是豐厚的解僱費,一邊是另尋工作,內心還是有小小波動的。不過巨頭公司給的遣散費比較慷慨,比如健康保險和幾個月的工資。有些大手筆的公司甚至還會給被解僱員工提供求職幫助。
像是當年雅虎在中國的辦公室開不下去時,很多工程師拿到了6個月的薪水作為補償。當然遣散費也是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比如懷孕的員工,補償可能是別人的好幾倍。如果你的職位等級比較高,那遣散費的談判空間也會比較大。
除此之外,還有門禁卡突然失效,登入公司系統被告知沒有權限,或者辦公桌上莫名多出了一個空盒子的時候,沒有一絲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是被解雇了。
與國外大學的一樣,矽谷巨頭們也是採用著「寬進嚴出」的方式,想在大公司裡待下去,絕不要倖存「一勞永逸」的念頭。招牌很光鮮,背後的壓力只有當事人自己能懂吧。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