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那個透明的捐款箱:談區塊鏈技術導入慈善組織

傳統上錢捐了出去,就像匯入大海的江河,難以識別,但區塊鏈技術讓每一筆捐款的時間、金額大小與用途等資訊,都可以被追蹤,也就是說,捐款人透過網路,就可以直接追蹤金流流向,每筆資金不管金額大小,不再混雜不明。

那是2008年,當時我乘坐高鐵到新竹,走出車站,遇到慈濟人手捧紙箱為四川汶川地震募款,沒有想太多掏出500元,丟下捐款箱。一年後,我又見到慈濟人募款,才好奇地想著,「500元最後到誰手上呢?」

2015年開始,大眾關切起紅十字會、慈濟與周大觀等組織財務透明性,開始才把隱藏在念頭裡想法迸裂出來,我才知道,原來很多人也和我一樣,對這些組織的財會透明度非常看重。

2017年4月行政院通過了「財團法人法」草案,希望公益與宗教類的財團法人的財務公開透明化也能入法。但除了靠立法,科技創新是否也幫上忙呢?

「科技也可促成捐款或慈善組織財務的透明公開,區塊鏈就是其中之一。」 公益性群眾募資平台度度客共同創辦人莊青岳指出。

我的錢和你的錢不一樣

「過去的慈善捐款體制中,我的一塊錢和你的一塊錢都是一樣的,沒有識別性,但區塊鏈技術讓每一塊錢都被標記了,便於追蹤。」聯合勸募協會秘書長朱紫碧譬喻。

傳統上錢捐了出去,就像匯入大海的江河,難以識別,但區塊鏈技術讓每一筆捐款的時間與金額大小與用途等資訊,都可以被追蹤,也就是說,捐款人透過網路,就可以直接追蹤金流流向,每筆資金不管金額大小,不再混雜不明。

理想應用:智慧合約追蹤剩餘款流向

不僅如此,以太坊區塊鏈還可以執行智慧合約,讓捐款行為更自動化與智慧化,節省中間的監督與作業執行人力成本。

根據《區塊鏈革命》一書,智慧合約指的是一種數位化協定,協定的內容包括了標的資產在哪裡?以及何時將如何執行?這些都是基於網路環境實現的?無需託管人干預。也就是說,傳統合約是雙方或多方透過協議進行等值交換,雙方或者多方必須信任彼此,才能履行交易,但智慧合約無須彼此信任,因為智慧合約不僅是由代碼進行定義,也會由代碼強制執行,完全自動無法干預。

舉例來說,智慧合約將可以讓捐款人在捐款之前就確認剩餘款的最終流向,目前在勸募體系中,捐款人的捐款若還有剩餘,是由該機構自行決定剩餘款用途,捐款者沒有辦法事先確認自己的錢最後捐到哪?但若導入區塊鏈的智慧合約技術則可以突破現在的關卡,讓剩餘款的流向在捐款人就已經被設定好。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導入區塊鏈的理想很美好,但就像一句話說的:「現實卻是很骨感。」區塊鏈專家宋倬榮認為,目前區塊鏈用在捐款最大問題在於現行的貨幣都還不是數位貨幣的形式,導致鏈上記載的僅是代表資金的資訊流符號,真正的金流服務還是現有金融體系流通,因此產生鏈上資訊流與鏈下金流的落差。

而且,對於捐款民眾而言,捐款組織背後用了什麼技術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資金是否有被妥善運用?是否妥善送到了真正需要被救助的人身上?想杜絕善心捐款被惡意濫用等問題,而這些人為議題,都不是單靠區塊鏈就可以解決的。

區塊鏈你學不會!

「區塊鏈實在太難懂了,大眾並不了解區塊鏈是什麼?這是區塊鏈應用在慈善捐款上最大的挑戰。」朱紫碧指出。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在Google搜尋中鍵入這個詞彙可以找到一堆區塊鏈資訊,坊間也有數十本中文書籍試圖傳遞區塊鏈知識,但若沒有密碼學與分散式資料庫等基礎或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挖礦或投資實務經驗,在缺乏專家指導下,要讓門外漢理解區塊鏈技術非常困難。

加上我們身邊還沒有太多導入區塊鏈的應用,因此大眾也缺乏動機,而這也成為一個循環,若沒有大眾的期待,短期內,慈善組織要考量人事與技術佈建成本下,也就沒有太大的動力做改變。

因此,區塊鏈技術本身也就成為導入慈善公司組織的最大挑戰,也就是說,區塊鏈導入慈善捐款的理想性是很高,但短期內恐怕只是一個技術概念而很難落實。

「區塊鏈對於慈善團體的價值目前在於輔助使用,要真正取代現有機制,完全獨立自動運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區塊鏈專家宋倬榮指出。

抱存信心:看長不看短

不過,長期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IBM與微軟等眾多科技業者投入大量資源推進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產業採用區塊鏈技術的成本將大幅度降低,也因此短期內也許觀望性質濃厚,但長期來看,我們應該對區塊鏈技術抱存期望。

「若慈善組織肯從長期的眼光來看,區塊鏈技術也許是增進捐款人信任的好機制。而不只是看短期。」朱紫碧強調。

關鍵字: #區塊鏈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