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般消費者!」消費無人機龍頭大疆在台灣設立首家零售店
「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般消費者!」消費無人機龍頭大疆在台灣設立首家零售店
2017.04.06 | 品牌經營

「大家過去對大疆可能有幾個印象,很Hard-core、tech、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無人飛行載具)啦,但我想現在我們比較像是面對一般消費者(general consumer)的公司。」大疆創新(DJI)亞太區傳訊部副總監安展恒認為。

中國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DJI)今(6)日在台北三創園區開設在台灣第一間授權零售店,設立近30坪的店面,銷售大疆全系列產品,包括Phantom 4 Pro、Mavic Pro航拍機、Osmo Mobile手持穩定器等最新產品,並提供試飛區讓民眾體驗。

大疆零售店.jpg
大疆創新(DJI)在台灣設立首間授權零售店,約30坪大小,提供試飛區。
圖/ 大疆創新

根據市調機構MarketsandMarkets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無人機市場將在2020年以前將成長至55.9億美元(約新台幣1,703億元)。而身為消費無人機市場龍頭的大疆,目前在全球小型無人機市場市佔率已達70%,不過,現階段無人機的使用者多半還是專業玩家,要如何開拓新的客源,也成了大疆的新挑戰。

安展恒認為,無人機這項新科技,對一般消費者來說還是有門檻,他不像手機一樣好上手,消費者心裡還是會擔心「會不會飛到一半飛機掉下去?」而大疆開設實體零售店的目的,就在於拉近跟大眾市場的距離,透過實體零售店,讓消費者在試飛區實際去飛,克服對無人機的恐懼,還可以不定時在店面舉辦教學示範、航拍專業課程等。

另外,對大疆來說,實體店面的好處還在於對消費者使用行為的了解,「消費者太多了,而且你是猜不了他的背景的。可能我們本來有個用法,但他有另外一種,我們了解我們就可以幫他們。」安展恒舉例,「像是有一次在我們香港的店裡,一個客人他過來,他說他開了一個烏龜農場,他要計算烏龜孵化出來的時間,但他的CV(監視器)看不到,又不能自己走進去,他就問我們,可不可以用空拍機做數據搜集?」很多新的應用,都是消費者想出來的,再由大疆去解決。

無人機市場才正要起飛

安展恒看好,現在的無人機市場還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許多製造商就是在2016年推出自家第一架無人機,雖然大疆面臨的競爭者眾,但2006年創立的大疆,過去10幾年累積的基礎,會是很好的競爭優勢。另外,在大疆近8,000名員工中,有2,000多人都是研發工程師,「我們是很產品導向(product-driven)的一家公司,」他說。

Phantom 4 Pro.jpg
大疆去年推出的專業級空拍機Phantom 4 Pro
圖/ 大疆創新

他提到,現在大疆的產品,對一般消費者來說已經是比較容易接受(acceptable),像是2016年推出的第一代折疊空拍機Mavic Pro,輕便、易飛特性,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就很好上手,這些新的客群,預計也會在今年為大疆帶來新的成長動能,未來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找到「你為甚麼要用無人機?」的理由。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