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性時尚雜誌達人
韓國女性時尚雜誌達人
2006.11.15 |

上個月隨台北市雜誌公會到韓國考察坡州書城,有機會拜訪此一出版園區發起人李起雄,並聆聽約兩小時的精神講話。面對一群台灣來取經的業者,急於尋找快速的答案,他的回應卻很哲學,也明示理想與毅力比較重要。他期待大家是花一個星期來學習與體驗,而非一、兩個小時就想得到這帖特效藥,讓我對發起人李起雄這漫長18年的築夢意志印象深刻。
另外,也拜訪了數位出版的Booktopia及中央M&B雜誌社,尤其對後者倍覺有趣。時間是安排在周五下午5點,社長金元泰親自出來招呼及簡介該公司之後,由三位俊男美女編輯、行銷與企劃回答我們的問題。
中央M&B是在1997年3月才從中央日報集團獨立出來的公司,從既有的《女性中央》及《Ceci》開始,透過與英國藍屋、美國時代雜誌《In style》及赫斯特集團《Cosmopolitan》的合作與技術轉移學習,到今天有11種雜誌,營業額達1100億韓幣(約37億元台幣)。M&B的意義也從magazines & books擴大為multi-media & books, broadcasting,其閱讀平台橫跨網頁、有線電視、通訊(手機看雜誌)。但在「內容」上集中於服裝、美容、名品、生活風格(life style)、生活(living)、購物等主題,不斷地深耕累積,並將女性市場區隔細分化。以下將其發行的雜誌定位、讀者群、發行量逐一介紹。

**文化時尚產業日趨成熟

**
《女性中央》於1970年創刊,一直是介紹新概念的綜合女性雜誌,也是韓國訂戶最多的月刊,發行量為15萬本;其次是《Ceci》,創辦於1994年10月,創刊當天3小時內全部賣光。Ceci是法文this is的意思,針對二十多歲追求時尚的女性,強調以讀者為中心,有五百多名採訪記者,除了針對年輕人所閱讀的文化、明星及人物之外,更以一千多名讀者的故事為題材,講述關於愛情、時尚等資訊,是韓國最高銷售量的女性專門雜誌。
1997中央M&B獨立之際,大家應該記得97年下半年開始的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經濟也受到重創,當然也會影響到雜誌的發行與廣告市場。經過3年養精蓄銳,在2000年8月與赫斯特集團合作,出版已在41個國家發行的《Cosmopolitan》韓文版,為即將要工作的大學生或大學剛畢業二十多歲、居住在都會區女性所提供的時尚雜誌。
接著在2001年連續推出了3本雜誌:7月的《Lemon Tree》、8月的《Sure》及11月的《movieweek》,緊緊抓住韓劇所造成的這一波韓流。《Lemon Tree》是強調simple life,讀者定位是27至40歲較為繁忙成功的已婚職業婦女,雖然收入豐厚,但生活實在太忙碌、太複雜,需要有一些比較化繁為簡的提示與提案;《Sure》是針對比較浪漫的25歲年輕有自信女生的購物指南,比較各種商品、時裝、化妝品的資訊;《movieweek》則是提供多元豐富的電影資訊,除了最新電影明星專訪及幕後八卦外,還包括影評、廣播、音樂、書刊、遊戲、旅遊等各行各業的專欄。
之後在2002年8月出版了《Friday》,為一本提供給追求充實週末生活和喜歡旅行人們的雜誌。2003年3月《Instyle Korea》透過明星為媒體提供時裝以及美容生活方式,企圖主導流行。以上這些雜誌的發行都號稱超過10萬本。此外,也幫WOORI Private Banking編輯《Two Chairs》的會員雜誌,提供高階經理及個人資產管理服務、健康和安全管理的資訊。2006年推出《Inside》,和KTD韓國電話簿共同創辦的地區專賣雜誌,如《Time ont, New York》提供居民生活周遭正確有益的資訊;即將要發行的《HRMAN》,則是一份為最頂級男性精品的會員雜誌。
對中央M&B比較重要的觀察是,韓國的時尚內容已能打開海外市場,搭著東亞及東南亞的哈韓風、韓流,女性中央、《movieweek》已有日文版的韓劇通訊季刊,《Sure》也在台灣發行中文版,打破台灣過去為美日女性雜誌所占據的市場。經濟後進國家的文化產品也能輸出到海外,比硬體產品的輸出更不容易,中央M&B的內容生產力與創業精神,加上其10年來的實踐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