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6年3月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以4:1戰胜李世石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選手柯潔在第二天發的那條微博嗎?
「就算AlphaGo贏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
雖然我們必須承認柯潔曾以8:2打敗過李世石,但截至昨晚,這個略顯狂妄的言論已經被他自己親手推翻。
在兩連敗後,柯潔再次向Master認輸
1月3日晚間,連續打敗多位世界圍棋冠軍,但「個人資料」卻幾乎為0的神秘棋手Master登錄了騰訊圍棋對弈平台,在先後擊敗兩位韓國名將樸廷桓與元晟溱後,最終與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展開終極之戰。
實際上,早在去年12月30日奕城網的對決中,柯潔已經連輸Master兩局。因此,很多人都在懷疑,這位號稱世界第一的「棋王」是否能夠守住人類棋手最後的尊嚴。
雖然比賽一開局柯潔便步步緊逼,不落下風,但仍然在中後程沒有抵擋住Master令人窒息的攻擊節奏。 178手以後,柯潔承認戰敗,而與此同時,這卻是Master的第50場連續性勝利。
雖然結果的確讓人遺憾,但卻有些在意料之中。畢竟在柯潔之前,包括樸廷桓、陳耀燁、範廷鈺、唐韋星、羋昱廷時越、金志錫、姜東潤在內的多名世界冠軍都接連倒在Master的「槍口」之下。但這也意味著,柯潔的這個「世界第一」在Master面前也顯得微不足道。
早在12月30日連敗兩局後,柯潔徹夜未眠在微博發表感慨:
「人類千年的實戰演練進化,計算機卻告訴我們,人類全都是錯的……」
雖然沒有人知道Master究竟是機器還是人類,但世界名將們卻堅稱這個神秘棋手一定為AlphaGo的升級版,因為沒有人類能夠不眠不休連戰多局,甚至能夠「圍剿」幾乎所有的世界冠軍。
然而,觀戰多日的棋友們早就認定這就是一場人工智能對圍棋圈的全面「圍剿」。實際上,目前留下唯一的懸念反而是另一個問題——Master究竟是換了「頭像」的新AlphaGo,還是另一個橫空出世的人工智慧程序?
人工智慧是助手,不是對手
在AlphaGo的一戰成名後,大部分棋手很難接受「人工智慧可以完勝人類棋手」這個事實。其中就包括年僅20歲的中國圍棋名將柯潔。
除了堅持自己能夠戰勝AlphaGo,「年少輕狂」的柯潔也曾多次表達想與人工智慧來一次終極PK的願望,甚至為了「等待」AlphaGo,拒絕了日本人工智慧程式AI deepzengo的邀戰。
然而,在12月30日敗給Master後,柯潔在31號的微博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我從3月份開始到現在研究了大半年的棋軟,無數次的理論和實踐,就是想知道計算機究竟強在哪裡。人類數千年的實戰演化,電腦卻告訴我們人類全都是錯的。我覺得,甚至沒有一個人沾到圍棋的邊。但我想說,從現在開始,我們棋手將會結合電腦,邁進全新領域達到全新境界。」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態度十分狂妄的柯潔其實在戰術佈局上極為重視人工智慧,但卻最終不得不承認,在圍棋賽中人腦不敵機腦。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柯潔在思考棋局過程中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開始將這個「強勁對手」正式視為「助手」,希望利用人工智慧來研究棋譜,拓展新思路,幫自己闖入之前所到達不了的圍棋新境界。
「新風暴來襲」,需要我們用更加包容的方式來看待它,利用它,最終取得上風。
這種思路其實非常正確,因為在與人工智慧的對弈過程中,包括柯潔在內的很多名將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對方使出了很多棋盤上通常行不通的「招數」。就像微博棋友峰_lawyer發出的感慨一樣:
「看了看據說是AlphaGo的Master砍柯潔的棋譜,完全和當初學圍棋時『大伽』的理論不符,很多固有的認為不能下的棋(最明顯的是掛角尖頂後不跳和連續爬二路)照下不誤!圍棋說到底還是以計算為基礎的…以後學圍棋的孩子也不用千里迢迢的跑帝都了,這隻狗就是最好的老師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不僅下圍棋的套路會被人工智慧所改變,或許學習圍棋的途徑也將被顛覆。此外,人工智能在圍棋方面的造詣還是我們通向更多未知世界的一個新入口。
在AlphaGo戰勝李世石後,AlphaGo之父,Google DeepMind創辦人哈薩比斯也曾在Twitter上表示,AlphaGo只是Google登月計劃的第一步:
「除了Google的所有產品將會從哈薩比斯的研究中受益外,它或許將會開啟人工智慧的全新研究方向,幫助我們快速識別出哪些領域具有研究及發展的潛力,而人類的醫療、教育等等產業可能都會因此而受益。」
這不僅僅是Google宏大的願景。包括圍棋界在內,我們應該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如何利用我們發明的人工智慧來幫助人類實現更多目標,「聯手」創造更多的奇蹟?
如果這樣想,你就會發現,被人工智慧戰勝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