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賺錢還要擴編!《華盛頓郵報》新聞編輯室將新增超過60項工作
不只賺錢還要擴編!《華盛頓郵報》新聞編輯室將新增超過60項工作

在全球報業經營不易的時代,2016年對《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來說是重生的一年,不僅讀者增加,越來越多深度的報導加深對美國輿論的影響,讓華盛頓郵報與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並列,成為美國第四大國家級報社,獲利增加的同時也宣布要在2017年擴大新聞部門,招募更多的記者新血。

華郵轉虧為盈,將在2017擴大新聞部門

三年前,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成為華盛頓郵報最大股東,在他的數位化布局下,華盛頓郵報在今年轉虧為盈。面對即將到來的2017年,華盛頓郵報打算在新聞內容產製上做出更多不同的嘗試及擴大新聞部門編制,並招募超過60名的新記者加入。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暨執行長Fred Ryan表示:「我們計劃讓更多的記者加入,這就表示這家報社有獲利並持續成長中。」他接著補充:「我們會觀察2016年究竟在哪些地方成功,並持續在那些地方做更多投資。」

Jeffrey P. Bezos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於華盛頓郵報編輯台。
圖/ LeStudio1 / Flickr

Ryan雖然沒有透露詳細的擴編數字,但根據外媒猜測,新聞編輯室將會增加超過60個工作機會,擴編後華盛頓郵報的編採人員將會超過750人,在全美報社中次於華爾街日報(1,500人)和紐約時報(1,307人)位居第三,今日美國排名第四,約450人,ㄧ般預估這將會使得新聞業更多高端人才彼此競爭。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Ryan還談到:「我們將會投入更多資源在行動影音上。」「我們相信在影片前15秒鐘的廣告會是最有效益的。」此外,華盛頓郵報家擴大新聞調查團隊的規模來增加新聞產製速度,目標是在未來生產更多深度新聞報導。除了新聞調查團隊,華盛頓郵報還將成立「快速反應調查小組」,要在即時新聞、影音及其他新聞線路招募更多新血。

Ryan在其備忘錄中提到:「我們在過去的一年內打破各種流量紀錄,不但超越其他競爭者,同時領先其他大型數位媒體。我們每月光在美國本土的不重複訪客就有約一億,全球其他地區的加總也有約3,000萬,在過去這一年流量成長近50%,華盛頓郵報除了服務國內讀者,更要將觸角延伸全球更多地區。」

華盛頓郵報新血招募預算自2017年1月1日起生效,預計將在第一季完成招募。

NEWSROOM
圖/ CUNY / Flickr

華盛頓郵報擴編新聞部門的策略是什麼?

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加入華盛頓郵報後,就從商業角度切入、將報社朝數位化邁進,雖然目前華盛頓郵報還不能在深入報導與訂閱讀者之間的轉換劃出一條界線,但Ryan認為,產製更多的深度新聞內容對品牌及業務擴張絕對有幫助。

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暨執行長Fred Ryan
深入報導是我們的DNA,也是廣大讀者所期待的。

簡單來說,Ryan相信新聞產業利用更多的數位化工具,像是智慧型手機、電子書甚至是Facebook進行傳播。因此今年第一季的訂閱戶就增加了75%,且數位訂閱戶的收益在一年內倍增。貝佐斯加入後在技術上大幅革新,透過分析讀者反應、廣告效益的輔助下讓整體表現更上一層樓。Ryan在今年曾經說過:「華盛頓郵報現在既是ㄧ家媒體也是ㄧ家科技公司。貝佐斯的加入不但給我們更多舞台及實驗性的讀者交流方式,同時提供資源壯大了新聞部門及工程團隊。」

華盛頓郵報替全球媒體業悲觀的年代重新上了一課,事實上,現在有80位的技術專家坐鎮華盛頓郵報的新聞部門,這也許就是新時代媒體業的樣貌,結合軟體開發工程師、數位設計師、產品經理及影像工程師大家共同產製內容。

華盛頓郵報現在提供62種不同的電子訂閱種類寄發給讀者,除了能夠更加擴大讀者群,還能擴大新聞報導在社群的影響,加強每則報導的影響力。華盛頓郵報在新聞部門增加的新職缺正在告訴全世界「我們正在創造一個新的良性循環,從內容開始做起,從服務國內讀者到放眼全球市場的格局。」

資料來源:Politico MediaPoynterFortune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