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傳測試十多款iPhone 8、含曲面OLED;夏普備戰2018?
蘋果傳測試十多款iPhone 8、含曲面OLED;夏普備戰2018?

明年(2017年)適逢iPhone問世第十週年,因此盛傳蘋果(Apple)將在明年推出大改版iPhone,而目前已有眾多有關2017年版iPhone(以下暫稱iPhone 8)的相關傳聞流出,而最新則傳出,蘋果目前測試中的iPhone 8試作機高達10款以上、其中一款為搭載曲面OLED螢幕。

華爾街日報(WSJ)28日報導,蘋果最快可能會在2017年推出搭載曲面螢幕的iPhone產品,據多家與蘋果擁有往來關係的供應商透露,他們已被要求增產薄型OLED面板、且被要求提供比三星製OLED面板擁有更高解析度的試作品,以期望藉此和三星的Galaxy智慧手機打出差異性。

報導指出,目前蘋果測試中的iPhone 8試作機達10款以上,其中一款就是搭載OLED面板,不過蘋果也未必一定會在明年推出OLED版iPhone。

據多位關係人士指出,OLED版可能將是明年多款iPhone新機中的一款,不過考量生產成本,因此OLED版iPhone售價可能會比其他款機種來得高。據分析師指出,OLED面板生產成本較液晶面板高出50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初期大部分OLED面板將仰賴三星供應,不過蘋果已要求LG Display(LGD)、Japan Display Inc(JDI)和夏普(Sharp)擴增產能,以便在2018年供應OLED面板給蘋果;其中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夏普為滿足蘋果OLED需求、恐需砸下50億美元(約5,600億日圓)進行投資。

日本智慧手機評價網站sumahoinfo 11月24日轉述AppleInsider的報導指出,曾多次準確預測蘋果產品動向的凱基投顧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蘋果預計2017年推出的iPhone可能將有iPhone 7s和iPhone 8 2種版本、總計3機種,分別為搭載4.7吋液晶螢幕的iPhone 7s、5.5吋液晶螢幕的iPhone 7s Plus以及搭載OLED面板的iPhone(8尺寸介於5.1-5.2吋),其中4.7吋iPhone 7s可能會定位為中階甚或低階機種,價格將大幅壓低。

在生產的部分,郭明錤指出,鴻海(2317)將成為OLED版iPhone的主要代工廠、和碩(4938)可能獨吃4.7吋iPhone 7s訂單、5.5吋iPhone 7s Plus大部分訂單將由緯創(3231)拿下。郭明錤並看好iPhone 7s/iPhone 8表現,預估明年下半年出貨量將達9,000萬支-1.1億支。

日本蘋果情報網站goril.me於11月23日轉述MacRumors的報導指出,郭明錤表示,為了支援無線充電功能,預計2017年開賣的iPhone產品將採用玻璃機殼,且因鴻海將資源專注於生產OLED版iPhone,因此預估和碩有望成為無線充電器的獨家供應商。

日本蘋果情報網站iPhone Mania 11月12日轉述Business Insider的報導指出,Barclays分析師Blayne Curtis和Christopher Hemmelgarn公布報告指出,根據從亞洲供應鏈獲得的情報顯示,蘋果預計於2017年開賣的iPhone 8設計雖尚未最終定案,不過確信其螢幕尺寸將變大,其中現行4.7吋機種將變大至5.0吋(iPhone 8)、5.5吋機種將變成5.8吋(iPhone 8 Plus),且隨著高階機種(iPhone 8系列)螢幕變大,低價機種(iPhone SE)次代機螢幕也可能變大至4.7吋。

報告稱,iPhone 8系列螢幕尺寸雖變大,不過藉由採用無邊框設計(全螢幕設計),所以其外觀尺寸將幾乎同於現行的iPhone 7系列,其中只有5.8吋iPhone 8 Plus會採用OLED面板,且基於供應上的問題、該面板大半將由南韓三星和LG供應,因為鴻海子公司夏普預計2018年才能整備出OLED面板量產體制。

本文授權轉載自:MoneyDJ

關鍵字: #iPhone #OLED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