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直播平台決勝負,產品可能讓你不會輸,但運營才會讓你贏

先要有好產品,才可能吸引用戶,但在直播市場裡,你可能還得加上比別人更強大的運營功夫,才能在紅海中脫穎而出。

行動網路競賽進入下半場,當市場變得更成熟的同時,意味著要在技術、功能面拉出絕對領先也變得更困難,特別是在直播這個領域,就像直播平台UP負責人葉冠義說的:「產品大家都差不多,直播最重要的是運營。」Live.me產品總監蔡昌傑也說,今天Live.me能做到逾千萬下載量,關鍵就是從第一天開始,他們就抓到這是重運營,不是重產品的東西。

「早期做工具類(APP)產品,發新版本,加一個功能,可能量一下就會起來。可是直播這個產品,發功能沒有用,還要想運營手段去把功能用起來,讓用戶都會來玩才有用。」獵豹移動副總裁暨Live.me負責人何雁丹認為,這就是做直播很不一樣的地方。

推出新功能之外,你還得做更多

她舉例,Live.me的直播主連線功能在剛推出來的時候,他們都期待看到活躍用戶數的增長,但實際反映卻出乎意料的冷淡,直到他們開始策畫活動,推出連線功能影音教學,並邀請網紅使用連線功能來做示範節目,才開始讓更多觀眾和主播知道,「原來直播還可以這麼玩。」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Live.me.jpg
做直播只有產品好是不夠的,如何讓主播帶進更多觀眾,讓觀眾再變成更多主播,是平台初起步最重要的事
圖/ Live.me

蔡昌傑表示,這就是直播有別於其他產品的特性,必須有主播才會有觀眾,但也要有觀眾才會有主播,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概念。因此初起步時,必須得經歷一個痛苦的「雙向冷啟動期」,也就是他們要先投下資源,想辦法讓這把火燒起來,後面才能得到足夠多的數據和反饋,找出正確方向。

實際上看到的狀況就是,當Live.me找到第一批主播,把他們反映出來的使用問題一一打通後,蔡昌傑說:「主播開心,主播開心觀眾就會開心,就可以導更多觀眾進去,他們會變成新主播,養下一波觀眾。」而單單是做好這一件事,就讓下載量從一條水平直線,魔術般的出現垂直成長。

Live.me產品總監蔡昌傑
主播開心觀眾就會開心,就可以導更多觀眾進去,他們會變成新主播,養出下一波觀眾。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4月才正式啟動Live.me這個產品計畫,5、6月他們就已經在美國洛杉磯成立辦公室和在地運營團隊,並找到網紅經紀公司合作;同樣地,Live.me進入台灣,招募的也不是工程師,多數都是運營人員。

重點是,流量導進來之後,你要怎麼把人留下來?

而對比於全球下載超過六億次的獵豹清理大師,當年可是在產品推出至少半年、一年後,何雁丹才親自飛了美國一趟,因為基本上她當時只要在北京辦公室看著用戶數據反饋,就可以做出調整,Live.me明顯更重視本地運營,也花更多力氣在產品之外的事情上。

何雁丹02.jpg
Live.me負責人何雁丹認為,直播是以人為核心的產品,不是買廣告導流就結束了
圖/ Live.me

何雁丹比喻,獵豹清理大師這樣的工具類產品,就像是一把榔頭,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到美國,榔頭長得都一樣,只要工具的核心功能獲得認可、用戶有需求,很快就可以撒向全世界。但Live.me的核心是人,不是砸錢買廣告導流量進來就可以,更重要是「留」得住人,因此必須一個一個市場去打,讓社群用戶去發酵。

所以在中國直播市場,也看到所謂的「公會組織」或稱「家族」。這個組織會有計畫性地去捧紅直播平台上的某個人,不只是在某個時間點導入觀眾量,甚至這個組織也會假裝是觀眾大方送禮,激發其他觀眾跟著一起送。

不過蔡昌傑認為中國這一套未必可以複製到其他市場。而Live.me來到台灣後,策略上則是選擇找來知名藝人黃子佼擔任內容長,並且舉辦直播產業大會,操作手法也和在美國不同。

地毯式搜索,尋找還沒浮出檯面的潛力網紅

同樣地,另一個直播平台MeMe進入台灣,大舉招募的同樣不是工程技術人員,而他們花費最多時間的地方,是在尋找下一個網紅、催生下一個具有傳播性、有示範效果的內容。

MeMe負責人陶韻智說,下廣告、辦抽獎這些事他們會做,同時他們也去做校園推廣,還有去不同類型的地方尋找潛力新秀。因為他相信,直播平台的決勝點,就在那群還沒有浮出檯面的潛力網紅。

meme@淡江.jpg
MeMe積極尋找明日之星,也深入校園和學生互動
圖/ MeMe

MeMe內容總監麻生汶表示,除了從Facebook、Instagram這些傳統管道去發掘新人是一定要做的基本功,他們同時也做線上、線下活動,如深入校園,進行地毯式搜索。她半開玩笑地說,「通常會紅的都是陪朋友來試鏡的那個人。 」 而截至目前為止,MeMe面試過的直播主應該已經超過500位。

另外,MeMe也已經規劃好,預計11月底要舉辦一場「直播主晚會」。他說:「我們整體概念就是以直播主為主,你們(指直播主)的時尚晚會,你們是明星,你有粉就是明星。」甚至他們計畫未來要將這樣的聚會變成每兩個月一次的常態性活動。

不只是生活類平台如此,在遊戲直播世界同樣重視運營功力。

不只搭骨架,還得長出血肉和靈魂

4Gamers執行長黃智仁認為,「把觀眾變粉絲,把粉絲變現」這9個字的背後其實蘊含大大的學問,需要很多細膩操作。他直言,Twitch上面的觀眾很多,但「觀眾不會付費,粉絲才會付費」。所以,一方面除了在聊天室有實況主管理員會幫忙做社群行銷,Twitch也會舉辦像是「乾爹感謝季」這類粉絲見面會,或是讓實況主和訂閱戶定期聚餐,還有每年聚集全台實況主的四天三夜大型活動WirForce LAN Party,同樣也是遊戲直播平台經營非常重要的一環,是將觀眾和主播繼續留在平台上,並且創造出更多衍生效益的關鍵。

而這半年多來,何雁丹經營Live.me得到的心得是,做一個社群類內容產品, 產品就像是人的骨架,如果只是搭好一個架子,那也只是一具骷髏,「只長骨頭沒有太大意義,所以需要補上運營這個血肉。」她說:「你這人到底好不好看,是胖是瘦,是運營來決定的。」而社群精神則是這個人的靈魂。唯有骨頭不斷生長,血肉才會有發揮空間,但如果沒有靈魂,這也只是一個很容易被擊倒的空殼。

關鍵字: #直播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