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舉辦之「眺望2017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從「未來產業」需求出發的新興技術研發佈局提出精闢分析與建議。
一、半導體:2017年「維持領先,精益求精」再成長7.0%
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快速及產業競爭加劇,半導體設計業面臨美國與中國競爭的重大挑戰,提升產品創新能力與市場策略佈局成為廠商當務之急。
此外,萬物聯網下,電子終端產品走向輕薄短小趨勢,帶動先進封裝技術朝微型化趨勢發展,產業變遷將成為產業的關鍵議題。而在3C電子出貨方面,由於近年PC出貨大衰退,手機成長趨緩,電視機也僅個位數成長,傳統3C對半導體需求力道不如從前,半導體需求呈現「空窗期」。
2020年上看3兆元新台幣
展望未來5年,無所不在的運算以及什麼都連網的情境,能否引領半導體再創高峰值得期待。2020年有龐大想像空間,如智慧汽車(Smart Car)、智慧家庭(Smart Home)、智慧城市(Smart City)等。
工研院IEK建議半導體廠商往三大方向佈局發展,即:超越摩爾定律的系統級異質整合封裝技術、各種感測器技術、超低功耗半導體運算與通訊技術。
預估2017年「維持領先,精益求精」再成長7.0%優於全球,產值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韓國與日本。2020年上看3兆元新台幣。
二、雲端應用與巨量資料:個資議題持續發酵,將帶動資料交易市場興起
許多創新應用服務盼隨著資訊技術的推波助瀾,大舉顛覆了現有產業的營運樣貌。包含Uber, AirBnB, Spotify等新創服務業者,都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營運模式。
工研院IEK認為,產業更迭的快速發生,促使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資料的掌握與分析成為企業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掌握顧客個人行為與資訊成為企業經營顧客關係管理的重要資產。
展望2017年,顧客重要資料的掌握將是企業走向數位商業的關鍵能力之一,但隨著近年來各國政府與個人對於個人資料保護意識的高漲,在法規與消費者意識抬頭等限制下,企業必須需求尋求其他管道取得資料。
三、新體感經濟:深入各行各業,中小型技術開發商可切入戰場
2016年是VR發展的元年,IEK預估今年全球將出貨1610萬台VR頭盔,至2020年將成長至6330萬台,其中包含手機嵌入式VR頭盔。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R頭盔在2016年出貨甚少,然2020年也可達到1500萬台之規模。相較於數年前由遊戲機Wii所帶起之體感經濟,AR/VR所呈現出的,則是新一代的體感科技,透過穿戴式頭戴顯示器,讓使用者不須侷限在某固定框架內,甚至能在虛擬與真實世界自由來回。
展望未來,工研院IEK預測新體感科技將讓人機介面,甚至是人-服務介面,能獲得大幅提升,進而在各行各業產生重大影響。
四、智慧商務邁向精準個人化、大量客製化和對話式服務
近年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演進,推動智慧商務快速邁向下一階段的發展,如何掌握客戶多樣、即時的消費樣貌,以提供更個人化、更精準和互動式的服務體驗,為商務業者關注之重要議題。以全球發展的趨勢來看,IEK認為可分為三大重點:
1. 精準個人化
隨著行動裝置普及,多螢化、跨裝置的資料整合與行為分析為決策之重要數據,除了線上使用者洞察外,如何透過虛實整合持續與消費者互動,建構全通路(OnmiChannel)之購物體驗,了解消費者行為圖譜以達到精準行銷,為全球商務業者積極佈局之重點。
2. 大量客製化
隨著全球互聯網和工業4.0發展,傳統製造業現今可透過網路直接面對消費者,讓客戶實際參與產品的設計與創新,先行下單、後生產的概念可大幅降低業者的囤貨成本。
3.對話式服務
近兩年發展快速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定位為互動對話式的應用服務,可為未來需求很大的應用市場,透過機器人處理初階的客戶需求,可減少客服的人力成本,並協助提升客戶服務的品質,提供更直覺和即時的互動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