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雖中美夾殺,但台半導體2017年會再成長7%
工研院:雖中美夾殺,但台半導體2017年會再成長7%
2016.11.08 | 物聯網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舉辦之「眺望2017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從「未來產業」需求出發的新興技術研發佈局提出精闢分析與建議。

VR_shutterstock_367686614.jpg
IEK預估今年全球將出貨1610萬台VR頭盔,至2020年將成長至6330萬台,其中包含手機嵌入式VR頭盔。
圖/ shutterstock

一、半導體:2017年「維持領先,精益求精」再成長7.0%

隨著經濟環境變化快速及產業競爭加劇,半導體設計業面臨美國與中國競爭的重大挑戰,提升產品創新能力與市場策略佈局成為廠商當務之急。

此外,萬物聯網下,電子終端產品走向輕薄短小趨勢,帶動先進封裝技術朝微型化趨勢發展,產業變遷將成為產業的關鍵議題。而在3C電子出貨方面,由於近年PC出貨大衰退,手機成長趨緩,電視機也僅個位數成長,傳統3C對半導體需求力道不如從前,半導體需求呈現「空窗期」。

2020年上看3兆元新台幣

展望未來5年,無所不在的運算以及什麼都連網的情境,能否引領半導體再創高峰值得期待。2020年有龐大想像空間,如智慧汽車(Smart Car)、智慧家庭(Smart Home)、智慧城市(Smart City)等。

工研院IEK建議半導體廠商往三大方向佈局發展,即:超越摩爾定律的系統級異質整合封裝技術、各種感測器技術、超低功耗半導體運算與通訊技術。

預估2017年「維持領先,精益求精」再成長7.0%優於全球,產值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韓國與日本。2020年上看3兆元新台幣。

二、雲端應用與巨量資料:個資議題持續發酵,將帶動資料交易市場興起

許多創新應用服務盼隨著資訊技術的推波助瀾,大舉顛覆了現有產業的營運樣貌。包含Uber, AirBnB, Spotify等新創服務業者,都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營運模式。

工研院IEK認為,產業更迭的快速發生,促使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資料的掌握與分析成為企業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掌握顧客個人行為與資訊成為企業經營顧客關係管理的重要資產。

展望2017年,顧客重要資料的掌握將是企業走向數位商業的關鍵能力之一,但隨著近年來各國政府與個人對於個人資料保護意識的高漲,在法規與消費者意識抬頭等限制下,企業必須需求尋求其他管道取得資料。

三、新體感經濟:深入各行各業,中小型技術開發商可切入戰場

2016年是VR發展的元年,IEK預估今年全球將出貨1610萬台VR頭盔,至2020年將成長至6330萬台,其中包含手機嵌入式VR頭盔。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R頭盔在2016年出貨甚少,然2020年也可達到1500萬台之規模。相較於數年前由遊戲機Wii所帶起之體感經濟,AR/VR所呈現出的,則是新一代的體感科技,透過穿戴式頭戴顯示器,讓使用者不須侷限在某固定框架內,甚至能在虛擬與真實世界自由來回。

展望未來,工研院IEK預測新體感科技將讓人機介面,甚至是人-服務介面,能獲得大幅提升,進而在各行各業產生重大影響。

四、智慧商務邁向精準個人化、大量客製化和對話式服務

近年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演進,推動智慧商務快速邁向下一階段的發展,如何掌握客戶多樣、即時的消費樣貌,以提供更個人化、更精準和互動式的服務體驗,為商務業者關注之重要議題。以全球發展的趨勢來看,IEK認為可分為三大重點:

1. 精準個人化

隨著行動裝置普及,多螢化、跨裝置的資料整合與行為分析為決策之重要數據,除了線上使用者洞察外,如何透過虛實整合持續與消費者互動,建構全通路(OnmiChannel)之購物體驗,了解消費者行為圖譜以達到精準行銷,為全球商務業者積極佈局之重點。

2. 大量客製化

隨著全球互聯網和工業4.0發展,傳統製造業現今可透過網路直接面對消費者,讓客戶實際參與產品的設計與創新,先行下單、後生產的概念可大幅降低業者的囤貨成本。

3.對話式服務

近兩年發展快速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定位為互動對話式的應用服務,可為未來需求很大的應用市場,透過機器人處理初階的客戶需求,可減少客服的人力成本,並協助提升客戶服務的品質,提供更直覺和即時的互動式服務。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