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有Facebook F8、5月有Google I/O、6月是蘋果的WWDC...世界上一線的科技公司,為了展示火力、為了凝聚社群,打造生態系,每年幾乎都少不了要舉辦一場年度開發者大會,並也成了全球展望科技趨勢的焦點。不過對LINE來說,舉辦開發者大會其實還有另一層重要的意義,就是招募人才。
你有聽過LINE開發者社群嗎?
對網路公司來說,人才就是最大的資產,雖然LINE早已不是新創,在國際間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吸引力,但對LINE來說,在他們設定的未來道路上,免不了要和Google、Facebook這些最頂尖的高手競爭,壯大內部團隊和外在開發者社群,是他們不能不做,且刻不容緩的要務,開發者大會自然成為重要的宣傳管道。
只是,過去大家都聽過蘋果有iOS社群、也聽過Google的Android社群,卻鮮少聽過有LINE開發者社群,即便LINE在台灣已經是一個有超過1700萬用戶數,且深深滲透進台灣人生活的APP。
當然,這一部分歸因於,LINE過去的商業模式,主要合作對象大多是像貼圖這樣的內容產製者,而不是開發者,因此過去LINE對於開放API這件事表現相對不積極。雖然近來隨著營運方向的轉變,LINE也開始向社群靠攏,但對開發者來說,目前LINE對他們還是相對陌生且不成熟的;另一方面,LINE終究是一家成立才第五年的年輕公司,拿來和Google、Facebook相比,多少也有些不公平。
打造智慧入口,與國際大廠的貼身肉搏戰
但不可否認,LINE現在既然喊出了「智慧入口」這個願景,就代表內容只會是未來的一部分,而要做到LINE CTO Park Euivin(朴懿彬)心中那個,「用戶在LINE中就可以使用到所有他們需要的服務」,像是從LINE Login帶入資料下單,一直到LINE Pay支付、LINE Points集點,甚至是物流服務等,形成一個完美循環,LINE還需要更多元的服務,更多元的人才,和更多的時間。
特別是在這條路上,LINE看到的機會,其他網路公司自然也都看到了,從O2O、物聯網,到AI、AR和Bot...彼此的起跑點不同,終點卻是很相似的,過程也就少不了會相互碰撞和排擠,在人才的競爭也是很直接的。
藉開發者大會,向全球人才招手
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LINE今天要推出獎金高達1000萬日圓的LINE聊天機器人大賞,一方面是為了吸引開發者目光,不只希望能找出創新應用,也想從中挖掘高手。同時,藉由比賽,LINE也想拉高自己的層級,塑造出一個頂尖高手認同的世界級競技舞台形象。
同時,朴懿彬在開場主題演講上,除了談願景、談技術,也一次又一次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強調LINE需要更多人的幫助,才能實現更美好的願景。而在演講的尾聲,她嬌小的身軀背後,更放上一張幾乎覆蓋了整個亞洲的地圖,上面清楚標出了南韓、東京、福岡、台灣、泰國和印尼。
她明確地對所有人宣告,LINE正在擴大研發能量,不只是既有的日本、韓國研發據點,現在在中國和台灣,也都已經有研發團隊。她也預告,接下來在泰國和印尼都準備要成立研發團隊。因為她心裡很明白,LINE要想推出更多元更好的服務來抓住使用者,不論是內部研發團隊或是外部的開發社群,都需要比過去更加茁壯。
無懼Google、Facebook,LINE的腳步要更快
而面對Google、Facebook的人才競爭,朴懿彬則顯得毫無懼色。事實上,她表示在LINE的研發團隊中,已經有不少人是來自這些知名的國際級網路公司。而且不同於這些公司都已經有一段發展歷史, 成立才五年的LINE則是還有更多在這些超級大公司無法嘗試和累積的經驗和機會。相信這對很多人才來說,會是具有吸引力的。
此外她也提及,在她心目中,一個理想的研發人員,除了要有基礎的技術能力,心中對於想要達成的目標,也應該要有很清楚的藍圖和方法,並且擁有積極學習的企圖心。
從LINE DEVELOPER DAY 2016,我們看到LINE很努力地向所有開發者招手,但這才只是個開始,身為一名追趕者,LINE前進的腳步只能更快。
@@ACTIVITYID: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