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列出近兩年最受歡迎的台灣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這個名字絕對會被提及。去年12月,他們在YouTube上發表歌曲〈山海〉,目前點閱率已經突破百萬次。而對這支90後(指出生於1990年以後)樂團來說,透過網路找到樂迷,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平均年齡不到24歲,手裡還不時打開手機玩當紅遊戲《Pokémon GO》,無論神情、喜好或打扮都跟一般大學生沒兩樣,卻形塑出近期台灣獨立音樂圈中最受矚目的現象,他們是從網路崛起的草東沒有派對,四位成員巫堵、筑筑、凡凡和世暄各有特色,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宜蘭的全台巡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且,草東沒有派對的魅力效應不限於台灣,也跨到香港和深圳。
8月,他們來到恆春閉關練團整整一個月,只有每周三、周日晚上會在音樂餐廳山羊飯館進行小型演出。幹嘛大老遠跑來恆春?「最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吃觀眾的反應,所以想要練習盡量不要被台下影響情緒,然後這裡離我們熟悉的地方比較遠。」吉他手筑筑解釋,離開台北,是為了讓大家走出舒適圈。
雖然草東沒有派對積極跨出熟悉的場域,但是由他們一手建構的音樂世界儼然成為許多年輕樂迷最舒適嚮往的地方。今年3月,草東沒有派對發行了第一張專輯《醜奴兒》,除了在各大數位平台上架,實體專輯只在全台少數咖啡店和小型唱片行銷售,完全繞過傳統通路。不過,銷售成績說出來,很可能會讓許多主流唱片公司欽羨:《醜奴兒》首批2千張在五天內就搶購一空,截至8月中旬,這張專輯已經賣出接近1萬張。
重點是音樂本身的特色
草東沒有派對的銷售實力,其實從幾年前就開始在網路上累積。2013年,〈五十〉、〈我先矛盾〉出現在StreetVoice,到了2014年,〈醜〉、〈老張〉在YouTube頻道上發表。當初為什麼會把作品放到網路上?對於早就習慣網路存在的他們來說,這個問題似乎毫無意義。
「其實還滿自然而然的,啊不然咧?」主唱巫堵笑著反問。「其實我們的宣傳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網路之上。」貝斯手世暄補充,透過網路,他們可以跳過大眾傳播,直接跟樂迷溝通。不過,他們認為,網路雖然降低獨立音樂創作者面向市場的門檻,也會帶來壞處。例如當每個人都可以產出內容時,作品品質很容易良莠不齊。
另外,當發言不需經過任何過濾機制,也會造成困擾。「大部分留言都沒什麼建設性。我比較想看到是點出問題的,這樣你會有收穫。但真的很少。」巫堵說。
現在,越來越多音樂人藉由網路找到樂迷,草東沒有派對怎麼看這個現象?「我覺得這些會紅的團都各自有特殊的地方吧,因為現在有太多太像的東西了。」 世暄直白說。巫堵進一步解釋,「重點已經不是在錄混音成品的完整性了,而是它本身的特色是什麼。」對於草東沒有派對的魅力,業內人士有許多解讀,比方說他們唱出年輕世代的虛無,或在詞曲咬合上有特殊天賦。而在團員心中,自己受到喜愛的原因在哪裡?這群大孩子嘻笑一陣後,由巫堵給出答案:「我覺得還滿誠懇的吧,沒什麼多餘的包裝。」
草東沒有派對
主唱/吉他手|
巫堵(林耕佑),1991年生
合音/吉他手|
筑筑(詹為筑),1991年生
合音/貝斯手|
世暄(楊世暄),1993年生
鼓手|
凡凡(蔡憶凡),1995年生
YouTube前五大熱門歌曲
排名 歌曲 點閱率 上傳日期
1 山海 1,133,252 2015.12
2 醜 320,880 2014.04
3 老張 212,375 2014.04
4 五十 176,446 2014.01
5 情歌 111,676 2015.05
資料來源:YouTube 調查時間:2016.8.15 整理:顏理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