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數位觀點] 雅虎的新出路:成為最大的廣告平台

2016.07.26 | Yahoo

終究,列車還是停了下來。「有一班龐大、速度奇快的列車,車名叫『網際網路』;而我們正位於舖設軌道前半公里之處,以確定不致墬崖。網際網路的發展從一開始的感覺就是如此,」這是雅虎創辦人楊致遠在他初創業之時所形容的網際網路,對照今日美國電信者Verizon宣布,將以48.3億美元的現金收購雅虎核心網路事業,對許多人而言,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包括我在內。

還記得2000年時,楊致遠旋風式回台參訪15小時,那時我在現場聽著他對著大學生談著他的雅虎、他的創業、他的夢,當時他的一段話,現在看來頗有些深意:「企業淘汰過程是很自然的,因為不論什麼環境,一定要有『好的公司繼續成功,不能繼續下去的就淘汰掉』的機制,如果你要是相信網路公司跟其他企業差不多,遲早都會有贏者跟輸者的話,這種現象是很健康的週期。」

圖說:雅虎出售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但這也是商業世界的健康現象。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圖說:雅虎出售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但這也是商業世界的健康現象。照片來自:Yahoo

雅虎經營的困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主因是一直沒找到清晰的地位,好像什麼都做了,但每一個都不夠強,因此被收購的提案,早在2008年2月就發生,微軟在其官方網站宣佈收購雅虎的想法,計畫以每股31美元的高價,收購雅虎全部的股票,當時雅虎股價只有19.18美元,消息傳出後已飆升至28.67美元。以此價格計算,這項歷史性的收購計畫總值近450億美元,但最終被楊致遠拒絕。2011年,接任楊致遠位置的執行長Bartz也離職,雅虎出售的與否的議題又再度浮上檯面。直到梅爾(Marissa Mayer)接任,雅虎士氣一度提振,但終究還是抵不過市場的現實。雅虎尋求突破的企圖不在話下,但Verizon究竟想要買什麼?

根據雅虎年初所公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過去五年,雅虎的確在營收表現上面臨極大的瓶頸,一直未能突破50億美元大關,而同樣以廣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Facebook,2015年營收達179.3億,是雅虎的三倍之多。而獲利方面,雅虎在2012與2014年的高獲利,多來自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之故,去年的虧損,主要來自於收購新創團隊的花費。進一步來看營收組合,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包括原生與影音的廣告。

圖說:雅虎過去五年營收一直陷入瓶頸,無法突破50億美元大關。

圖說:雅虎過去五年營收一直陷入瓶頸,無法突破50億美元大關。

今年二月發布的2016年年度策略方針,雅虎表示在使用者端,主力會放在信箱、搜尋以及網誌平台Tumblr三個全球性平台,搭配包括新聞、運動、財經與生活風格四大垂直內容領域,另外,也將推廣原生廣告平台Yahoo Gemimi,以及程序化影音廣告平台BrightRoll,「出售雅虎經營業務,有效分拆亞洲資產股權,對釋放雅虎股東價值是很重要的一步。這筆交易也將促進雅虎未來在行動、影音、原生廣告和社群上的發展。」梅爾於昨日發表的聲明指出。

比起對手,Google讓資訊上來、Fcebook讓人上來,阿里巴巴則是讓商品上來,雅虎則一直陷在內容與平台的拉扯,當雅虎開始自製內容,原來的內容業者,自然會有疑慮;另一方面,雖然也搭建了平台,卻因為過去太多媒體導向的策略,在工程技術端上顯得落後,直到梅爾接手才開始轉向,強化工程端的開發,而根據美國網站上的服務列表,從內容到工具平台,共有63種服務內容,看起來豐富,卻也失焦,看不出最核心的應用,藉著出售來簡化服務,或許是置於死地而後重生的方法。

聚焦數位廣告技術開發

Verizon在去年5月以44億美元收購擁有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TechCrunch、 Engadget等媒體的美國網路媒體公司AOL,就內容取得上,已有一定基礎,甚至當媒介管道變多,內容的影響力反而是下降的,因此雅虎旗下的內容頻道加入,其實只是錦上添花,Verizon本身是美國電信龍頭,用戶數就是他的社群資產,因此內容的意義在於成為客戶的黏著劑,藉此發展社群,建立架構讓外部內容服務進來,掌握使用者的生活情境足跡,產生數據做各式應用才是關鍵。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回應了楊致遠早年的策略願景:雅虎從媒體延伸出去,開拓「通訊」和「直效行銷」服務,讓雅虎環繞在網友生活四週的每一環節

換句話說,未來雅虎最好的定位,就借著Verizon 之力,專注在技術的開發,進而發展成行動時代最大的數位廣告平台。從市場量來看,根據美國互動廣告局(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IAB)所公布的2015年美國數位廣告市場報告,顯示去年美國的數位廣告市場規模成長了34%,達到596億美元,其中,行動廣告成長66%,營收規模為207億美元,佔了整體數位廣告市場的1/3強,在許多產業領域成長都呈現緩步之際,數位廣告的確是一塊大餅,接下來行動、社交與可程式化廣告(programmatic)將是推動廣告持續成長的三大關鍵因素,雅虎在這方面,過去都有著墨,只是以往想做的事情太多,當整併進Verizon之後,反而有機會可以專注。

圖說:雅虎要成長動能來自包括原生與影音的廣告

圖說:雅虎要成長動能來自包括原生與影音的廣告。

特別是相較於過去,數位媒體廣告主已經從買版位、時間和特定媒體管道,變成買一個目標受眾的特定行為,以自動化廣告購買為基底的即時競價購買(RTB)浪潮正快速竄起,電信商本身就擁有客戶及數據,加上雅虎2014年接連收購了行動分析和廣告平台公司Flurry,與數位影音廣告服務商Brightroll,不僅追踪的行動設備數量甚至比Google或Facebook都多,在廣告技術上的發展,也掌握了影音的潮流,只要能把深層建設給做好,兩者的合作,的確很有想像空間,當消費者使用Verizon的電信服務,除了通訊外,就可以推薦各種與生活相關的服務。

雖然Google早已佔有一定的江湖地位,但Google現階段也同樣出現業務多元化之後,資源該如何分配的挑戰,而雅虎成立21年來累積的媒體與廣告主資產,加上Verizon的市場地位,兩者結合,有其品牌效應,比起新創團隊的廣告服務,有較好的吸引力,所以對新雅虎而言,還有勝算的機會。當然,談購併綜效的遠景總是美好,團隊與如何整合,是一個重點,至少當梅爾表態會續留下來打拚,未來會放在Verizon組織內什麼位置,一定還會是矽谷關注熱點。而Verizon未來是否會以「One Verizon」的概念,打造行動世代的新電信生態圈,或是以多品牌的型態操作,探索新媒體的各種可能,也是各方持續觀察的部分。

如果以同樣的模式來思考,做為全球雅虎的績優生之一的台灣雅虎,未來發展也相當有意思,特別是許多「傳統」的產業都在尋求轉型,台灣雅虎擁有不少工程師、且熟悉數位應用的商業人才,目前業界傳出建議台灣團隊趁此機會拆分出來,另行募資來獨立運作,若有企業願意接手或投資,或許有機會做出台灣網路產業的新面貌

延伸閱讀:
1.台灣雅虎何去何從?這六路人馬最有可能出手
2.雅虎前員工的告白:從希望到失望,梅莉莎.梅爾下錯了這一步棋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800至1000字,兩天內會回覆是否採用,文章會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關鍵字: #併購 #Yahoo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