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網路使用人口數超過20億,其中一半使用者位於亞洲地區,亞洲也是眾多高科技產品的製造基地。那麼,為何亞洲沒有誕生像Google、Facebook、亞馬遜一樣的全球化網路巨頭呢?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最近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從五大方面分析了亞洲未能誕生全球化網路巨頭的原因。
1. 缺乏全球化的驅動因素:
中國和印度都擁有上億人口,本土市場就足以支撐當地企業的經營,因此很多企業都認為沒有必要拓展全球市場。此外,儘管許多亞洲企業有開拓海外市場的野心,但其聚焦的地方仍然是亞洲,因為對他們來說,歐美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風險過大。
2. 外在環境條件限制:
相對於歐美市場,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不足。比如電子商務應用,雖然增長非常快速,但規模仍然偏小,而且還有大量消費者不願意付費使用内容,再加上盜版氾濫,更加降低了人們的購買意願。此外,線上支付系統的發展仍未完善,也影響了電子商務應用的發展。
3. 網路管制嚴格:
對於網路的使用,目前許多亞洲政府仍是管制多於鼓勵。比如,6月初新加坡宣布新的法規,對於密集報導新加坡新聞的網站,必須繳納保證金,同時必須向政府申請執照許可。新加坡政府認為此舉能夠讓民眾接受正確的訊息,但這無疑嚴重損害了網路的發展。
4. 人才匱乏:
亞洲企業必須和全球各大科技公司競爭人才,另一方面,政府對於外籍人士的管制仍然存在,這讓亞洲企業很難吸引全球人才。此外,教育與創業所需的能力出現落差,也是亞洲地區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
5. 企業之間缺乏合作:
相對於矽谷強調合作的企業文化,亞洲新創企業之間的關係,則是競爭大於合作,最後往往因為過度競爭而導致失敗。
【報名即將截止】****7/17(****三****)****第****31****場創業小聚**
**Fiito、MY83保險網、龍骨王、博晶醫電、Friendo粉多任務、紅門互動EagleEye等6組團隊的創新應用分享,以及米亞網路/歐米爾網路執行長王柏升Tony分享創業轉折與出路;7/17(三) 19:00-21:00在北科大綜合科館第三演講廳。
活動網頁:http://www.bnext.com.tw/edm/m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