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習慣在PC、平板、手機上遊走的跨平台工作者,對雲端筆記服務Evernote一定不陌生。它是一個提供記事服務的個人化雲端儲存平台,用戶可以利用單一帳號,將無論是筆記、網頁、照片等各種形式的資訊片段,藉由各種終端存入的服務平台。
從2008年服務推出至今,Evernote不但長期盤據iPhone App Store、Android Market等軟體市集最受歡迎的工具性應用程式排行榜,近來每天6.5萬新用戶的快速成長,有不少得歸功於亞洲使用者的熱情支持。光日本使用者就占了總用戶數的25%,單一國家僅次於發跡的美國,甚至比全歐洲的使用者還多。這也讓Evernote的全球使用者,達到跟台灣人口相當的2300萬人。
「Evernote的全球平均活躍用戶約占整體比例的34%,然而台灣地區的數字卻有47%,」Evernote亞太區總經理馬龍(Troy Malone)如此說道。曾在韓國工作過數年,從自己觀察到的經驗表示,亞洲具有一種「記錄文化」(culture of records)──不只是把事情記下來,並且會花時間整理、回頭檢視、反覆利用,因為這樣的文化特性,剛好切合Evernote的產品特質,所以成了Evernote在亞洲迅速竄紅的原因之一。也因為如此,他主動請纓上陣,負責深化亞洲業務。
自己創造的東西最有價值
以「人類記憶的平台」(platform of human memory)為目標的Evernote,為了讓使用者能輕鬆地存取、搜尋、整理自己蒐集的各種媒體形式資訊,可說下足了工夫。Evernote已支援包括iPhone、iPad、Android、黑莓機等13種大大小小的電腦、手機平台。馬龍表示,Evernote已經達成第一階段的里程碑,接下來Evernote希望做的事,則是在內容的基礎上,推動加值服務,「自己創造的內容,將是未來最有價值的東西。」
最近在iOS上推出的「Food」跟「Hello」兩個App,便是Evernote針對「食物/地點」,以及「名片/社交」等日常生活的「記錄」需求所做的發想。「因為我們創辦人是個美食家!」頗喜歡亞洲食物的馬龍笑說,像他這次來台灣出差,去吃過的美食餐廳,馬上就可以整合照片、地點,甚至是記錄自己飲食習慣,成為專屬於自己的美食日記。Evernote Hello****則可以將個人資料記載於「會面」項目中,包括何時何地見面等詳細資料,你毋須擔心忘記和某人的見面細節。
「兩年前,我們不會在公開場合談平台策略,但現在這將是第二階段的重要規劃,」馬龍表示,類似Facebook是以人的活動為核心的平台,Evernote則是以資料為概念,協助人們整合資料並進行管理的平台。他指出,Evernote不像Facebook社交網路,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驚人的用戶增長;但另一方面,你的心情分享跟筆記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前者多半只有當下的意義,後者卻是你會想好好保存的東西。」一如Facebook上有很多應用程式,Evernote接下來也將積極進行與第三方合作的動作。
Evernote****供第三方開發者串聯的API****百寶箱(Evernote Trunk****),其實早已釋出,也已有不少人共襄盛舉,其中還包括像Awesome Note這種被視為Evernote競爭對手的記事App。馬龍認為,這代表Evernote是一個真正開放的平台,它讓合作夥伴像多一個產品功能,而不是像多一個市場選擇。
此外,Evernote Trunk也支援硬體的整合,馬龍就在現場展示與日本廠商合作夥伴開發的名片掃描器,從放進名片、掃出影像,到同步Evernote,幾乎即時完成的過程,令人大開眼界。而HTC也是Evernote的合作夥伴,才在巴塞隆納電信展亮相的HTC One系列,就整合了Evernote,購買手機後,即享有25G的使用空間。據了解,目前Evernote與聯發科也正積極接觸中。
強化第三方關係
不過,Evernote除了產品本身,另一個許多人感興趣之處,在於其免費模式(freemium)的成功。不像依賴廣告維生,或以諸多限制的試用版,吸引用戶付費購買正式版的服務,Evernote專業版的功能雖較多,免費版卻絕不是半殘版本。馬龍引述Evernote執行長Phil Libin說過的話:如果太多人升級到專業版,我們在策略上是失敗的,因為那代表我們的免費產品不夠好。馬龍表示,Evernote希望能夠讓95%的人使用免費版感到滿意,但有更多需求的5%用戶付費──最新的數字,指的是超過80萬的專業版使用者。
儘管統計顯示,三分之二試過Evernote的人,離開後便不曾回來,但留下來的幾乎都留到現在。因為「內容」的價值是持續,甚至會隨著時間而增加,馬龍形容,就像紅酒一樣。這樣的服務,當然會有使用者願意多「投資」一點,來保證自己的「資產」。事實上,馬龍還說,Evernote內部的調查顯示,超過40%的付費用戶,甚至是基於支持Evernote的理由,甘心掏錢。
在網路創業界,Evernote已經是許多人景仰的成功典範,未來的挑戰在管理成長的方向,並期許自己成為一家「百年公司」。曾經也自行創業過的馬龍觀察,「在地發跡,全球展望」(star local, think global)是重要的思考方向,因為網路本是無遠弗屆,儘管內需市場較小者如台灣,實在無須侷限自己,「有趣的對比是,美國的團隊雖然國內就有廣大的市場,卻常常是著眼於全球在開發產品。」
面對中國的強勢競爭,馬龍也鼓勵其他的亞洲創業者推出真正新穎的服務,而不是單純地複製,否則成功絕對是不可能的事。
Profile
Evernote
●成立時間:2008年
●創辦人:Phil Libin
●目前用戶數:約2300萬
●網址:http://www.evernote.com
●業務概況:在推出三年半後,月活躍用戶為300萬。目前已有超過75萬名付費會員,並帶來1800萬美元的營收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No.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