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轎車、空床、家庭主婦,這四個名詞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是「雲端」讓他們都不得閒。
伺服器虛擬化是雲端運算的核心概念,人們使用電腦從每天20%的時間拉長到80%。感謝「雲端」讓人和資料能輕易地透過各種終端聯繫,軟體開始能用於監控並調配工作量,所有閒置的資源都能發揮效益。所謂「資源」,當然不是單指人。
行動叫車服務新創公司Uber,讓未排班的轎車與忽然需要乘車的人迅速「配對」,再也不怕晚餐喝太多或是加班到深夜。住宿旅遊網站Airbnb讓你家的空床成為背包客的便宜旅館,這也是透過雲端迅速促成的,當然結果有好有壞。
提出需求、找尋方案、訂位等,都是從四面八方連向一個資料庫的動作,因此這些配對服務都被雲端發揚光大,變得便宜且有系統。
另一個例子是雲端客服中心LiveOps。必勝客、Nations Health、柯達等公司支付呼叫中心LiveOps每分鐘25美分,讓LivesOps提供接訂、客服、銷售等服務;LiveOps的兩萬名員工都是在家上線並登入雲端工作,擔任線上客服的時間可能是他們平日生活中幾段零碎而空閒的半小時所組成的。LiveOps總監Marty Beard表示,大部分的雲端客服員都是擁有零碎時間的學生、家庭主婦、退休老兵。
雲端讓閒置中的事物發揮新的效益,並以這種來自機器本質的效益解救近火造成的難題,且成本低廉。這類型的服務將會衍伸出許多發展機會。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工作仿效Uber或LiveOps模式,透過共享的行事曆和文件,再加上可以判別地點的終端,讓人或機器在各種情境下都能工作。
來源:NY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