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小」的哲學~2個網路小咖挖到大咖團購牆角?
【觀點】「小」的哲學~2個網路小咖挖到大咖團購牆角?
2011.07.07 | 人物

很多時候,大的東西有了,接下來就是「小」。當一個東西很熱門了,接下來我們思考的是怎麼讓它更「小」。撇開近期上市的討論,Groupon型團購熱門正夯,但大家已在思考,除了將團購從吃的開始到用的,從服務開始到商品之外,還有可能的變種是什麼?

它已經這麼「大」,還可以怎麼「小」呢?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最近看到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不算團購但也算每日的網站Gilt City,這個網站是奢華折價網站Gilt Groupe的子服務,專門做在地的奢華折價,它顯然想透過更在地的團購,打算「縮小」範圍,以「小」搏大。

怎麼做呢?它竟然不只是一個網站,而利用了Facebook Group(社團)功能──

Gilt City使用社團的功能,為「芝加哥」地區的私售網友開了一個私密社團,而且,只開給那個城市裡的前100名的高消費網友

注意,這麼多會員,竟只有100位獲邀加入此社團,這個社團真的有夠「小」,所以當他們發出100份邀請,竟有高達69人加入此社團,開始了成功的第一步。

你說,通常Gilt就和Groupon一樣,都是透過電子郵件在通知的,不是又快又準?幹嘛還開了一個Facebook社團?

很簡單,他們希望的是,讓這100位,去找來他們真正的朋友,加入這個「高階裡的高階」的族群,Gilt做了一個假設,假設這100位高階的人士的朋友,消費力應該不輸給他們,但這些朋友平時無法被撼動!他們不見得也加入Gilt!就透過Facebook的這種小社團的方式,讓他們互相之間可以互動交朋友,也讓他們更想加入,換句話說,臉書社團幫助Gilt City找到每一個城市高階裡的高階族群。

他們說,這種方法,真的讓上個月的Gilt City很熱鬧、更多人加入!

另一個有意思的案例,不是從「更local」,而是從「更frequent」(更多次)來挑戰Groupon團購──

有一間小小廠商叫「SparkQuest.com」,提供另外一個簡單的方案,它不是一次給50%的大折扣,它給的是「多次使用」的折扣。在它的站內,這個叫做「Quest」(挑戰),每多過來一次,它就給你多一點點的折扣,要得到最後的大折扣,可能必須來5~6次以上。比方說,知名餐館TCBY提供的折扣,你來吃四次後,第五次就可以「半價」,和Groupon比起來實在遜很多!另外還有更爛的,比方說一間叫Sandy Springs Flying Biscuit,必須來五次,每次都花100美元,才能得到一張微薄的10美元折價券。

你說,這樣怎麼和Groupon競爭啊?

據這支團隊說,他們透過此方式,讓他們成功的談到一些團購網站所談不到的餐館、服務。許多餐館或服務商其實不希望第一次大折價,然後以後就不來的顧客,也有可能有些廠商在第一次與團購網站合作之後,轉而接受像SparkQuest這樣的廠商,雖然折價不再如此誘人,但或許他們認為是「細水長流」。如果這樣的廠商愈來愈多,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的很喜歡TCBY,而團購網站真的沒有,你還真的要到SparkQuest才拿得到它的折價券。

有趣是,如同剛剛Gilt City使用特別的Facebook社團來操作,SparkQuest也很特別,它竟然不是一個網站,也不是透過email。它一開始就竟然是一支手機應用程式,喔不,它很急,為了讓手機用,它竟沒有先製作native APP,先用手機版的瀏覽器頁面就直接上線開始提供折價券了!

這和美國Groupon的「Groupon Now」不同,SparkQuest的想法顯然是,這種「細水長流」的折價方式,等到你拿到TCBY的半價券,可能都已經過了半年了,而手機是一個人最有可能隨身帶在身上、放在口袋裡的物品,到了哪裡消費,都會帶著它,那麼,你不知不覺的吃了第一次、第二次,到了第三次,你拿著手機,就可以拿到折價了。

我們常常說,開了一家餐館,沒人過來吃?這時候,與其再往外讓更多人知道,拉來更多人,也可以思考看看,乾脆直接「縮小」,讓更少人可以進來,可能也可以收到奇效!以SparkQuest來說,說不定也可打開新的生意(找到Groupon沒找到的客戶)。

「小」的哲學?玩大習慣的我們網路人,可以停下腳步,留心一下。

出自Mr.6部落格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1989年創立的創見資訊(Transcend),成立近40年來,始終以穩健的研發實力與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積極應對高速變動的科技浪潮。如今,不僅成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的代名詞,還是將台灣技術力推向全球的代表品牌,從歐美、亞洲到新興市場,都能看到創見的產品,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設備與企業解決方案中。

為了進一步將影響力擴及更多市場,2024年第四季起,創見再將自家產品上架亞馬遜網站。如今,僅僅投入半年,創見便取得優異表現,今年第一季和去年同期相較,營收足足成長150%。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解釋,創見的銷售模式,分為B2B和B2C兩種。以B2B來說,過往是透過地區代理商,負責不同市場的推廣、銷售、售後與通路管理,但隨著電商發展日益蓬勃,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直接在網路上購物。眼見電商的潛力,創見決定在經營台灣本地的PChome、MOMO等電商通路之餘,再快速組建團隊,投入跨境電商,並首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營運中心、數億活躍用戶,能協助台灣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目前,創見的行動固態硬碟、攜帶式攝影機等多元產品,已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從通路走向消費者,創見從亞馬遜銷售數據中挖掘產品新機會

「對我們而言,加入亞馬遜立即感受到的好處,不僅是業績成長,而是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陳柏壽強調,從代理商獲得的消費者資訊較片段,團隊是到直接展開跨境電商的營運後,才陸續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的心聲。

像是團隊就發現,創見20多年前的舊款產品「2G記憶卡」,在亞馬遜上意外受到消費者青睞,「這種以往我們認為可能不太有人願意再買、很老的產品,沒想到還是有人在找,代表亞馬遜的長尾效應非常廣泛。」陳柏壽指出,亞馬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任何在自己市場找不到的產品,只要上亞馬遜網站就一定能買到,「所以我們在亞馬遜上獲得的流量、觀察到的消費者行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商業洞察。」

亞馬遜物流FBA與AI工具雙引擎,創見用跨境電商加速全球化布局

那麼,讓創見快速取得業績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陳柏壽分享,創見加入亞馬遜後,首先使用的工具,便是「商機探測器」,「這絕對是所有要進軍亞馬遜的賣家,第一個要用的工具。」商機探測器除了能協助賣家洞悉市場,理解競爭對手是誰、主力銷售產品有哪些,還能一口氣掌握產品關鍵字、價格帶和銷量資訊。賣家就能依據數據進行產品種類和價格、廣告投放的策略安排。創見近來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就是將「商機探測器」做為市場調查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發功能時的重要利器。

其次,隨著生成式AI風潮興起,亞馬遜也推出「A+頁面Gen AI」「AI圖片生成工具(Image Generator)」等相關工具。創見剛加入亞馬遜時,因為產品多又希望能儘速上架,團隊便運用AI+內容產出圖片,「攝影師來不及拍照時,亞馬遜提供了一些省時又省力的生成式AI工具。」

另外,儘管創見在美國有分公司,但亞馬遜的物流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也是賣家必備的工具之一。賣家只要將產品放在亞馬遜的倉庫,FBA便會協助送至消費者手中,要是產品有問題,FBA也會負責收回,「這對所有想做品牌,或是在目的地市場沒有分公司、團隊的賣家,是很方便的工具。」

陳柏壽提到「將產品上架亞馬遜,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而要是能善用他們提供的各種工具,就會成為贏家。」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的品牌旗艦店。
圖/ Amazon

從亂撒廣告到精準打擊:品牌靠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跑出北美市場新解法

但亞馬遜全球開店並非讓賣家自行摸索,官網上設有學習中心,內含眾多免費官方培訓課程,同時也投入教學資源,推出台灣獨有的「企業海外陪跑計畫」,由學長姐賣家領跑、專業導師陪跑,再搭配電商工具與服務商的協助。陳柏壽笑稱,起初團隊在平台上亂撒廣告,是陪跑導師手把手指導、陪著檢視成效,大夥才逐漸抓到投放廣告的關鍵。

如今,創見在善用亞馬遜的工具後,確實愈來愈了解北美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

原先,團隊以為自家的1TB、2TB等大容量行動固態硬碟,較具銷售潛力,沒想到256GB的迷你行動固態硬碟反而更受歡迎,「大容量產品是美系品牌的重兵部署地,投入許多資源,我們不容易找到破口,但相對之下,小容量產品就成了突破點。」

創見也持續透過亞馬遜,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完善產品線,像是密錄器便斬獲不錯表現。這類產品過往都透過代理商,以專案模式在線下銷售,但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密錄器在線下的價格較高昂,從網路購買成了另一個好選擇,「這類產品之前在亞洲賣得比較好,但在亞馬遜上銷售,讓更多人認識『創見』,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未來取得更多跨界生意。」藉由檢視消費者在亞馬遜上留下的評論,團隊更回頭調整介紹產品的方式,從文字直接改為影片,以更貼近市場需求。

接下來,創見將持續鎖定人口基數大、GDP高、匯率穩定的市場,透過跨境電商發展全球業務;歐洲、澳洲、新加坡、中東等可以將產品再往外銷售的新興站點,也是瞄準的重點。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部已經有共識,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從決定要做到全速啟動,很快地就開啟跨境電商之路。
圖/ 數位時代

行動力與執行力!創見用對思維、人才與工具,快速打開全球通路

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陳柏壽建議,投入跨境電商首重「改變思維」,必須理解箇中操作模式,與過往的傳統外銷完全不同;其次,還要找到具相關經驗的團隊。

亞馬遜全球開店也分享觀察,創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亮眼成果,關鍵在於主管的全力支持、團隊快速到位,以及敏捷的學習與調整速度,「創見確定要投入跨境電商後,做的就是長遠通路規劃。一方面迅速找到外貿、市場行銷等多元人才,同時清楚知道目標,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柏壽進一步強調,當思維、團隊都到位後,決勝關鍵就在工具的使用。亞馬遜上有眾多工具,還能直接探知消費者需求,賣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競業產品的差異性,並就此往下發展、設定策略,「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你的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協助你把握機會、賺到更多生意的最佳夥伴。」

5 月 21-22 日 | 台北文創 14 樓
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限量席次 立即報名

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