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行動力當道,預期智慧型手機熱潮將會持續延燒至2015年。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0下半年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需求快速成長,手機每季仍維持超過3億支的出貨量,預計201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可達2.51億支,年成長率為37.9%。
在iPhone 4帶頭衝刺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於2011年爆衝為4億支,較2010年成長60%。此一態勢將延燒至2015年,預計屆時每兩支手機就有一支是智慧手機,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更將飆高到8億支的巨大規模,市場總值可望達到1,590億美元。
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研究中心副理謝雨珊表示,智慧型手機的熱銷,除受到iPhone等高價智慧型手機的帶動外,Android大軍的壓境,促使各手機大廠投入智慧型手機開發陣營,從頂級的旗艦機種,到平民的低價機種,都可見到Android的蹤影,顯示低價智慧型手機和應用軟體開始走向一般消費大眾,這也是催生智慧型手機普及化的關鍵主因。
面對2015年8億支智慧型手機的龐大市場,台灣手機相關廠商,包括品牌大廠HTC,代工廠華寶、華冠、英華達,零組件相關廠商皆有各自的應對策略,為自己在這塊市場當中搶占一席之地。
如宏達電,面對愈趨激烈的競爭市場,其策略是透過增加銷量及擴大產品組合的方式提高市占率,以打敗Apple為目標。宏達電欲藉由擴大銷量,將於2010年第四季推出4款新機搶占中國市場。
代工廠華寶則是以多樣少量方式,將資源投入智慧型手機設計代工服務;而華冠以經濟規模策略,以量衝營收,並藉由LG打進印度市場;英華達則受到HP和Palm砍單以及華寶和富士康搶單影響,將從ODM轉型為EMS,其轉型效應仍有待觀察。
拓墣表示,由於高階智慧型手機零組件數量遠高過功能手機,因此供應缺口短期間內難以填補。特別是AMOLED面板、NOR快閃記憶體、功率放大器(PA)等皆面臨供不應求的情況。
不過缺貨問題對台廠來說,也可視為搶單的契機。台灣智慧型手機零組件廠若能加緊腳步填補缺口,即能及時掌握智慧型手機未來5年的市場大餅。